有哪些文学作品是以西安为背景创作的?
《老西安》--贾平凹
《老西安》记录了贾平凹先生在西安生活、寻访、追溯文化以及他在2000年夏行走丝绸之路的考察经历,还收入了贾先生深入故乡商州的山地进行***风写下的商州系列文章。这是贾平凹先生用独特的文字味道诠释的一次深度文化之旅。打开《老西安》,全是味道,是十三个古代王朝黄土厚俗的味道,是渐去渐高、越走越远的丝路味道,是既堪图画又堪行走的商州味道,这种种味道,是贾平凹先生一条街一条街,一个县一个县走出来的,他们融会在一起,完全忘记了时间。最接地气的思想,最有深度的中国味道。
陕西作家贾平凹老师的《秦腔》和《高兴》还被改编成电影,都是以西安为背景的作品。陈忠实老师的《白鹿原》就是本土作家描写西安大地上的故事,《白鹿原》改编电影和电视剧…陕西本土作家以西安为生活背景的文学作品还很多…
回答
楼主谈到与西安有关的文学作品,那要说的话还真的不少呢琳琳综综中提到西安的,文学作品,都是以西安作为背景写的,有民国时期,有近代时期,还有更远的都是以西安作为背景的。
一 现代作家贾平凹,写的《废都》《秦腔》《老西安》等。贾平凹写的关于陕西风土人情里面都有一些关于西安的内容。
三,***实写的《白鹿原》,也有提到西安。
四,包括民国时期的《西安事变》。
所以在这里我就列举二三要说的内容,关于西安的确实还真不少。
在历史上有过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在很多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呈现过其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尤其盛唐时期,以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外交在世界上都享有声誉。当时的长安城也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时的西安被称作长安,李白,杜牧,王维,刘禹锡等都在诗词中歌颂过长安城。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你好,我是小温狗的王叔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许多陕西作家都曾以西安作为背景来创作过文学作品。具体列举几位重要作家的相关作品:
一、贾平凹:《废都》,“废都”指的就是西安,这部***可用“惊世骇俗”来形容,具体不剧透。贾平凹另外的主要作品:《秦腔》《浮躁》等。
二、***实:《白鹿原》,具体讲的就是西安城及其周边乡村的故事,这部***可堪称史诗的级别,对中国现代文学意义非凡!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中国文学作品之一!
三、路遥:《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或多或少涉及到西安,但不是以西安为主要背景。
西安市户县为什么被称为画乡?
西安市户县,上世纪一九八八年被***院文化部授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户县不但在全国是妇孺皆知的农民画之乡,而且在全世界影响广泛。其所以被称为农民画乡,其原因有三点。一,起步时间早。上世纪的一九五七年十月,户县文化馆专业美术干部丁济棠受领导委托在户县钟楼举办了全县第一期美术创作培训班,当时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有单春荣,林龙,党福寿等三十多人,为期三个月,后来一九五八年在甘峪水库工地又举办了第二期。从此,一个群众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便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发展开来。二,参与人员广泛。户县农民画作者中,既有八十余岁的耄耋老人董正谊,闫玉珍等,也有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如马亚莉,王风芹等既有农民,学生,教师,亦有乡镇领导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村不有,无乡不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美术创作队伍从剛开始的几十人,截止一九八四年已发展到2124人。从田间到地头,从院落到炕头,墙壁,街道,厂矿,学校无处不有。整个户县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是农民画,在配合当时的各项运动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县里还专门筹建起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以供省内外,国内外的来宾,友人交流参覌学习。三,农民画创作成绩斐然。截止1984年,据户县农民画协会不完全统计:一,二十多年来全县共举办美术培训班330多期,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一千四百多件,农民画作品在全国二十个省市展出。其中有八十件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一千一百多件被外宾收购,在国外出版画册二十余种,并在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展出。
二,几十年来,来户县参观的国内观众达四十万人次,来自国外八十多个国家的外宾有一万四千三百人次。全县农民画作者二千一百二十四人中有全国美协会员三人,省美协会员五十八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二人,全国政协委员一人。农民画领军人物刘志德,李凤兰不但出访国外,而且一九九零年还被***院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李凤兰还曾担任全国四届,五届人大常委,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户县农民画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