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什么人文特色?
以关中话,即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中原官话之一陕西话,虽然深受普通话影响,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词用法。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长安,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截至2012年,西安有佛寺百余所,僧尼约700人,信教群众约8万人。在中国和东南亚影响深远的八大宗派中,有六个宗派的祖庭在西安市(三论宗祖庭草堂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唐朝时,日本空海***来长安学佛,并学习中国文化,被誉为中日民间交往的友好使者。其他寺院如青龙寺、兴教寺、草堂寺、隋仙游寺、藏传佛教寺院广仁寺等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秦腔,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
2006年5月20日,秦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陕西面食有什么特色?
感谢邀请😁。陕西面食很出名,像油泼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羊肉泡馍,肉夹馍,锅盔,浆水面,蘸水面等等。大学室友是宝鸡的,她一来就考我们biang是什么意思,大二还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家做的臊子,锅盔,殊不知没多久学校小吃街就都买的到了。现在只要出门,怕是很多当地有特色的美食处处都可以品尝到。
陕西面食更注重质。面食本身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面食本身,也就是“质”;二是面食之外的,包括汤和臊子等内容,可以叫做“味”。那么就陕西的面食来说,更主要面食的质。
2013年商务部曾评出了“中国十大面条”,很遗憾,“面食王国”的陕西没有一种面条入选。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十大面条”,比如下图:
▲ 十大面食其中的六大。
仔细看,就能够发现,事实上十大面食里,除了河南烩面、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这3种之外,其余的都是机器加工的。也就是说,“十大面食”里有7种是以臊子而著称,而众所周知的,兰州拉面是以汤而著称。这些都是以“味”取胜。那么实际上,这里面真正配得上“十大面食”的并不多。
陕西的面食很少是以“味”取胜。仿佛是为了补偿陕西没有入选“十大”,《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一开始就专题报道陕西面食。陕西面食真实的特点就是:无论哪一种面,都经历了人类的手工操作。比如biangbiang面,削筋面,烩麻食,臊子面,软面,菠菜面等等,每一种面都经历了“千锤百炼”,因此吃起来口感劲道、厚重。
▲ biangbiang面
▲ 削筋面
▲ 岐山臊子面
西安有什么文化风俗?
第一,从习俗来看,很多北方城市是相似的,比如题主喜爱的石家庄,逢年过节的食物,活动大同小异。这和中国自古统一的文化趋向是相符的 。
第二,说起婚嫁丧娶的习俗,也基本相似。城里和农村不太一样,城里红白事大多去饭店包场,有司仪主持。农村一般也是大摆筵席款待乡党亲朋,结婚的话女方亲戚会到男方家里,也有司仪主持。
第三,说一些西安特有的文化习俗。首先是食物,面食和米饭基本一半一半,因人而异。西安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所以清真饭馆也不少。像泡馍,肉夹馍,凉皮,胡辣汤这些题主可能了解,但是如果题主能说出冰峰,钟楼小奶糕这种深受喜爱的本土产品可就不一样啦~ 然后是旅游,西安人大多数一辈子连西安的旅游景点都去不完。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环城公园,曲江南湖,这些都是西安人晚饭后散步的地方
第四,西安的年轻人经常逛的地方。小寨是西安妹子逛街购物必去的地方,西安老年人经常逛的地方就简单啦,能跳广场舞和下棋的公园,能打麻将的街边。
第五,西安话。跟外地人都讲普通话,跟乡党大多西安话。“浪”是逛的意思,一句“走,浪走!”,约上闺密,伙计一起玩。 “么马达”是没问题,哪个西安人给你说“么马达”,你就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他吧。
先写到这里吧,欢迎题主继续追问,更欢迎大家来西安支援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