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长安皇宫在什么位置?
  2. 唐朝的都城-长安,今在何处?是在西安吗?
  3. 地处大西北的长安,为什么汉唐都会把它作为都城?有地理优势吗?

长安皇宫在什么位置?

初唐时的皇宫是隋朝留下的太极宫,分为皇城和宫城两个不分。皇城是官员办公的地方,现在大概位于西安新城广场附近。宫城就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大概在西安站包括西安站以西的广阔位置。后太宗修大明宫,高宗时期修完。自此后唐朝皇帝大多生活在大明宫。

唐朝的都城-长安,今在何处?是在西安吗?

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区、东郊南郊(大部分)和西郊(小部分)等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宏伟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 唐长安城城池建设超前迈古,面积达84平方千米 ,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它的五分之一,此后几千年间,它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

地处大西北的长安,为什么汉唐都会把它作为都城?有地理优势吗?

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渭河等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日照充沛,粮丰果香,养育着历代秦川大地的人民。受文化视野的局限,汉唐以前的历代,把陕西一带的咸阳、西安地区及河南洛阳开封一带,视为祖国的中心中央地带,把山东、燕赵地区和长江及岭南地区视为蛮夷地区,就一直把都城设置在古长安,前后历经十三朝。

西安大唐长安城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安地理位置真的很好,在古代而言,绝对是首都的不二之选。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中国的地形,是一个西高东低的阶梯式地形,长安就在高处,而其他几个同样具备定都条件的大城市,如洛阳、开封、建业、邺城,都在平原之上。如果是和平时期还好,交通便利、货运发达,人口密集,这些都是优势。但一旦战争爆发,这些交通便利的城市可就麻烦了,因为骑兵可以毫无障碍地大规模挺进,历史上诸如金兵南下攻陷东京汴梁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但长安也有劣势,毕竟远离中国的经济中心,尤其是在经济集中在东南区域的情况之下,一旦有战乱发生,敌军封锁了潼关,整个中国最富庶的河北山东(这是早期的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浙江(这是晚期的经济发达省份),全部不在长安的控制之下,粮食钱帛都运不进来,长安的朝廷,迟早要完蛋。

西安大唐长安城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长安不是还有四川这块天府之地嘛,秦国当年就是依靠四川的粮食、陕西的人,干掉了关东的六国,怎么到后期反而不行了呢?这是因为,秦国在升级为秦朝之前,是一个诸侯国的建制,秦王的后宫也没几个佳丽,吃饭最奢侈也就是烤肉,业余生活无非是打个猎,朝廷臣子也就那么几十号人,臣子的工资还很低(主要靠封地),换句话说:如果低调的话,四川的粮食加上关中的人口,确实可以维持一个节约型的秦国。

但是秦国后来成了秦朝就不一样了,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朝廷上三公九卿,再加上宦官、御林军、郎官各种配置,这个消耗能力简直就是暴涨啊,而且人还就是这样,今天吃萝卜干,明天吃大虾,他开心。可是缓过来,今天吃大虾,明天吃萝卜干,一定就撂挑子不干了——皇帝妃子文武大臣们也是这样啊,享受惯了还真就改不回去了。

所以,从秦朝开始,四川的粮食、关中的猎物,就不够吃了,必须得从关东运米运鱼过来,甚至一天都断不了。

西安大唐长安城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汉朝皇帝还算好,基本上能窝在长安不出来乱转,可是唐朝就不行了,唐高宗、武则天这些皇帝,不愿意在物质条件差的长安呆,非要跑到洛阳享受大运河带来的各种***——实际上何止皇帝,大臣甚至士兵都是如此。

所以到宋朝,你看,地理条件其实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西高东低,赵匡胤兄弟也曾想过要把都城迁到长安洛阳去,可是大臣军民都不肯,为什么?因为大家已经适应了开封的便利生活,如果迁都洛阳,生活水平便要打个八折。如果迁都长安,更要打六折。

长安的都城时代,从此便彻底终结,唐朝之后,再也没有一个王朝愿意定都于此——这个不是中国的特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城,起初都是军事地理因素占第一位,到后来便是经济地理因素占第一位了。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美国华盛顿、土耳其的安卡拉,哪一个都城是在险要位置的?都看中的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场所。

没办法,再英明的国家首脑,也不能拉着文武大臣和百姓,和他一起往穷山沟里扎。不信,如果现在迁都延安或是瑞金,有几人会同意?

汉朝和唐朝把长安定为都城,首先考量的便是长安的地理优势,那么长安的地理优势是什么呢?

咱们在说长安的地理优势之前,先讲一个历史小故事,长安的地理优势,便在这个历史故事中,被解答的一清二楚。

汉高祖刘邦47岁起兵,54岁在洛阳定陶登基称帝,之后便在洛阳居住下来,按照史书记载来看,刘邦应该是很喜欢洛阳这座城市的,登基称帝以后,第一想法是把洛阳这座城市定为汉朝的都城,可是为什么后来却改变主意,最后把都城定为长安呢,按照《史记》记载,是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刘邦的想法,也改变了这个人自己的命运。

这个人便是娄敬,生卒年不详,史书只说他是齐国人,是一个要戎边的士卒,在奔赴边疆的途中,路过洛阳,这一年正好是刘邦称帝的那一年,于是这位娄敬在洛阳停下了脚步,居然想要面见刘邦提一个建议,他的运气也非常好,刘邦身边有一位“虞将军”据说是娄敬的同乡,就帮他引荐给了刘邦。

娄敬看到刘邦以后,直接建议刘邦不要在洛阳居住,应该把国都迁到长安。刘邦听到这个建议后很疑惑,自然要问是什么原因,娄敬便说,周朝的国都是洛阳,洛阳位于周朝的中心位置,是因为周朝当初以德建国,四方来朝比较方便,但是周朝末年,四方诸侯讨伐洛阳也很方便,如今陛下您得天下,不是靠德政,是靠武力,所以您不适合居住在洛阳,反而适合居住在长安,因为您当初被封为汉王,发家在汉中,那里才是您的根据地,更安全。

这一观点许多汉朝大臣是反对的,在洛阳生活的挺好,干嘛要费大力气迁都呢,但是有一个重量级的大臣却支持这个建议,那就是运筹帷幄的张良。

张良对刘邦说,长安位于关中地区,左面有崤山和函谷关,右面陇山和岷山,南面挨着巴蜀,盛产粮食,北面胡地更适合畜牧养马,可以说背靠西、南、北方的天险,只要守好东方一面,便可保首都安稳,天下太平

刘邦肯定了张良的分析,因此接纳了娄敬的建议,将都城最后定在长安,而娄敬也因此被刘邦提拔赏赐,拜为郎中,更赐名刘姓,改叫刘敬,这便是汉朝定都长安的历史故事。

接下来说说唐朝为什么定都长安。

首先李渊建立唐朝之初,全国各地因为连年战乱,破败不堪,其实可选的地方并不多,长安和洛阳这两个曾经的都城本身有历史规模,比较好重建,之所以最后选择了长安,应该也是考虑到了长安易守难攻的战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