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是历史悠久的面食之乡,但是为何没有像重庆小面那样风靡全国?

山西历史悠久的面食之乡,但是为何没有重庆小面那样风靡全国?

作为一个在重庆的山西人,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重庆小面在山西人看来确实有点简单,面条也都是机制的,调料也是预先配好的,虽然各家口味有些差异,但区别不大,价格不算贵普遍六块的样子不过仅限学校附近,其他地方可能要八块。重庆小面制作相对简单,比较省事,开店比较容易,即便你不会做面也是可以的,再加上南方人大多数不会做面条,小面就基本上从唯一一种形式变成了一个品种。

话说回来,山西的面食品种确实十分繁杂,其与地区不同还有一些差别,名称上也有许多难以用普通话表达的种类。有人说山西注重面的形式而不注重口味,会拿一些出差的经验来举例。在此我想说明一下,南方与部分北方地区将大米称为“饭”,而以面为主食的地区将面叫作“饭”,山西人吃面条是更为家常的一种形式,调的味道更是家家都有不同,难以找出一个明确味道来作为代表。至于口味轻重的问题,山西人喜欢吃盐,吃辣的也不少,当然最出名的还是老陈醋,要说口味儿淡,绝对是吃到白水面了。其实我有碰到外地朋友说“在你们那儿天天吃的都是一大碗儿白水面条儿,啥味没有,摆的调料加上也不好吃。”我一般也只会回答说“你以为我们出去下馆子是吃面条去了。”当然当地也有一些已经成为品牌面馆儿,比如卖亲疙瘩、栲栳栳、碗秃儿、刀削面、龙须面之类的,还有一些经营粗粮点心的,但这些面食有的制作难度大,有的价格低廉,总体利润较小,难以行成产业。

山西以面为主食,但不仅仅是面条儿,还有各式各样的面点,这些皆来源于世世代代人的手手相传,单单以短时间的经济价值来衡量,未免有些草率,重庆小面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有着自己的味道,我们实在无此必要作这些多余比较,山西面食其实更注重手艺人的功夫,更利于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若要形成产业,应鼓励更多手艺人走出山西,切忌贪一时蝇头小利,搞“工业化”,要以面食来传播文化,文化出去了,产业自然也就有了。***都知道中国面食在山西,却不知山西面食“不在”中国啊!唉:-(

西安本地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您好。因为我没有去过重庆和山西两地,所以不能直面的回答您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美食的普及更倾向于人的流通。 重庆相对于西北地区可能更为发达一些。人们对重庆美食的认知度比较高。所以可能造成了您所提问的那种情况。

欢迎关注打工作家刘金山头条。山西是面食之乡,所以山西刀削面知名度全国第一,凡是吃面的地方,都有山西刀削面面馆。金山做个从高到低知名度排名: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河南烩面西安羊肉泡馍武汉热干面、沙县云吞面、安微板面、襄阳牛肉面、重庆小面、北京炸酱面。从排名可以看出,山西刀削面饭店数量全国第一。

山西的面食仅仅是指面粉加工出来的面食品种,削面、拉面、拨面、擦面、剔尖、揪片、沾片子……,然而,浇头,即所谓的菜码就水平一般化了,山西在黄土高原地区,既无海产品,畜牧业又不是强项,由于蔬菜***的匮乏,只能是充分利用粮食品种的多样化来粗粮细作,在做菜的文章上并没什么优势,在缺肉少油的年代里尽可能的变换口味,只能在花色品种上显身手,不符合现如今人们有鱼又有肉,有菜还有汤的高标准生活,反观重庆小面,面条的品种并不太多,却充分利用了川渝地区的多油、多肉、多辣、多花椒……等重口味的炖鸡、炖肉、炖排骨……香味诱人,用味道取胜。不过,从健康的角度考虑,人们还是应该再吃点粗粮,如高粱面、玉米面、莜面、荞面、豆面、小米……等杂粮,适当减少大鱼大肉带来的高脂肪等危害。

西安本地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安本地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