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很多地方名小吃照搬到异地后顾客就少了,味道就变了呢?
  2. 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吗?马未都说宋代没有那么大的缸,是否可信?

什么很多地方小吃照搬到异地后顾客就少了,味道就变了呢?

因为很多地方小吃只有用当地的食材做出来才好吃,而且也和做的师傅的手艺有关。在别的地方做的话材料的味道就不一样了。而且有些为了销售的多一些会照顾那个地方的人的口味一些,比如说四川的有些小吃是辣的,到沿海一些城市就会只放一点点辣了。而且有些其实做法也不是很正宗,只是学了个样子而已。所以食材,做法,口味,这些加起来味道其实就变了。

非常简单,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尤其是风味小吃搬到其它地方,受众人群不一样,自然口感上不习惯,吃的人也就少了。

至于味道变了,那是因为用的不是本土食材,也不是本土的水,就连空气都不一样,风味自然会变,那么口味变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马未都谈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有地方名吃都有极强的地域限制性,只有在它的天然环境里才能吃到它的地道本味,而出了这个地方只有外形,没有精气神,相当于照猫画虎。比如说潼关肉夹馍

地方名吃接的的是地方的地气,是上天赏饭吃。一旦出了这个地方就没有神气。小吃的特质也就不存在,最多也就是个克隆的气质。

打个比方,地方名吃就像麻雀,麻雀这个小鸟是人工养不活的,就是把麻雀抓起来精心喂养,它最终还是会死掉。因为喂不熟。

马未都谈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方上的名小吃,特别是手工面食,一旦换了区域之后,口位和本土比起来,多少少都有点差别。

现在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新疆拉条子拌面和兰州牛肉面,离开了故土以后,是两种味道。尤其是前者,在外地怎么做都没有新疆本土的那么爽口弹牙。

更奇怪的是,哪怕你就是用新疆的面粉在内地做新疆拉条子,还是没有那种味道。就算是***尔族大叔在内地开的新疆餐馆,也没有地道的气韵,只能说马马虎虎。

马未都谈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兰州拉面是个特殊的例子,开遍全国,人们也认可。但就算是号称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馆,其面条在内地吃起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最典型例子就是在国外开中餐厅,美其名曰为了适应当地人的口味,把地道的味道改得乱七八糟,大大损伤了降低了中华美食的名誉。请记住你是把美味带给一帮外国泥腿子,他要想吃当地口味就不来中餐厅了。所以最中国的就是最好的。

在世界上说到小吃中国说第二没有敢说第一的了,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就是奔着中国有美食来的,但很多小吃照搬到别的地方,客流就少了,其实肿以分为几个原因:

第一,当地的风俗有关,有一些地方是不吃这种东西的,那么在当地卖可以说根本卖不动,销量也不好,比如说,日本人不吃鸡头和鸡爪子,鸡***,而中国人对它们就特别喜爱,如脱骨鸡爪(也有叫它凤爪的),酱鸡头,烧烧鸡头,油炸鸡***,所以要在某地卖什么东西首先要了解当地的风俗这是关键。

第二,就是当地人的口味有关,北方人喜欢吃咸,南方人喜欢吃甜,四川人喜欢辣,如果你做出来的不能适合当地人的口味,你说会有好的销量吗?

第三,就是小吃本身原料问题,小吃为了降低成本,一定是在当地***购原料,那么这个原料和小吃原产地的是一种口味吗?质量是一样的吗?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吃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原料,口味变了,销量下降太下常了,就好比说原来在世界上有名的某某品牌辣酱,就原因原料换了,结果销量下降了好多。

这些都是我个人看法,希望能帮上你,谢谢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地大物博,天南地北饮食文化差异也比较大,既然叫地方名小吃那就是地域饮食文化的体现,那么到了其他地方顾客少了,味道变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饮食文化的不同,例如四川以麻辣为主的火锅,主要是因为四川为盆地气候,常年湿冷,吃麻辣可以抵御体内湿气,防止风湿病。而四川火锅到了南方以甜为主的江浙沪就明显表现出水土不服,除了在本地打工四川重庆人,鲜有人吃。2.食材的不同,例如四川广元当地的凉面在当地可以说是早餐必备,可在其他地方却少有耳闻,原因是他必须用当地的井水制作,水作为一种食材,不同地区的水矿物质成分不同造就了产出的成品天差地别,国酒茅台就是一例。3.生活习惯不同,有些地方爱吃辣,无辣不欢,比如四川重庆,有些地方喜酸,比如云贵,酸汤鱼等,有些地方喜甜,比如江浙沪. 这都是祖祖辈辈养成的生活习惯。4.传承文化淡泊,以前凡是手艺人都是师傅带徒弟,三年学徒,三年打杂,才熬成师傅,出师了还时刻记住不要砸了招牌,而现在随便一个名小吃找点资料做几次就敢打出正宗山东煎饼,正宗陕西秦关肉夹馍的招牌,可是味道,工艺天差地别,更有甚者偷工减料。5.迎合本地饮食文化,武汉的热干面在武汉是早餐必备,可是在其他地方却鲜有火爆的,可是到了四川被四川人改进后成了新的爆款素椒,减少了芝麻酱的用量加了辣椒油改头换面受到食客的喜爱。

总之,一个地方名小吃要想发扬光大,首先必须传承精髓,适应地域饮食文化差异,不断创新进步。


司马光砸缸是***的吗?马未都说宋代没有那么大的缸,是否可信?

先不说***的真***,要搞清楚他砸的是什么就知道了。

很简单,先把结论说出来。个人认为,砸的***有,但砸的是什么有待商榷。

司马光砸的不是缸,是瓮。区别是,缸是瓷器,瓮是陶器。缸厚瓮薄。缸口大,瓮口收。宋代的时候没有技术烧制能淹死小孩的瓷缸。但是陶制的瓮没问题,毕竟陶器技术不需要太高温度也不用太高,工艺简单的多。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而且缸壁厚,密度大,真想砸碎一个大缸小孩子还真有些难度。最关键一点,能淹死孩子的缸至少要比孩子高,缸是很难攀爬的,翁因为有收口,还好弄一点。

所以说不用太矫情,一般人看到大瓮也容易说成是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不是民间的传说,而是明确的史料记载。

《宋史·司马光传》当中有这么一段: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不仅如此,在北宋时期的《冷斋夜话》当中,也有一模一样的记载。

话虽如此,但有个细节要注意,那就是当年司马光砸的都不是“缸”,而是“瓮”。

缸与瓮并不是一样的东西,简单来说,缸是一种宽口窄底的容器,而瓮是窄口宽腹。

如果再形象一点,就好像传统上用来装酒的那种容器,然后放大就是“瓮”。

搞清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那个时候,的确没有这么巨大的缸,但如此巨大的瓮还是存在的,而且瓮的口太小,有人掉进去,不容易救出来,所以要将其砸破。

司马光所处的北宋时期,缸与瓮都是存在的,但是大小完全不一样。

关于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最近我也在和读者争论,在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极力反对的文章中,我的观点是,司马光小的时候知道砸缸,说明他是一个知道变通的人,而长大后极力反对变法,纵横认为纯粹是《资治通鉴》编多了,过分的整理历史中的条条框框,反而框住了自己

一位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在我的文章中直接表明,司马光砸缸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说我是胡编历史,昨天我喝了点酒,于是我俩好顿怼。

他坚持认为这是一个故事不足信,而我则列举《宋史》中关于这个***的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实际上这位老师质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史料都是人记载的,难免会有疏漏,毕竟司马光那么迂腐,很可能是天生的,而并非后天养成的。

问题出在,这段史料到底准不准确呢?

其实关于司马光的记载,一直都有出入,《宋史》中记载司马光是一个天才少年,七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左氏春秋》,我从网上查了一下,这本书大概有18万字。

宋朝时期有没有缸呢?马未都在电视节目中,对这个典故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马未都先生明确的表示,以北宋的工艺水平,烧制不出来大到足以容下一个小孩的水缸!

在上面的文中,也说司马光砸的是瓮,瓮是一种不同于缸的器物,古代有请君入瓮的成语,说的就是这玩意,这个东西,是一种陶制的,很脆,而且薄,如果砸的不是缸,这就能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