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安疫情隔离在家大家都做什么呢?
  2. 西安一七旬教授坚持手写“最美板书”,比PPT还好看,你怎么看?

西安疫情隔离在家大家都做什么呢?

自己除了家务就剩写头条逛头条了,家里有一个人天天忙着备课,天天霸占着电脑桌,摊了三四本书在桌上,电脑两个屏幕都在用,一边放别人的讲课视频,一边是自己编辑PPT的页面……

实在不能理解,只有16学时的课要花那么大力气去准备[what]

除了热爱工作之外再找不到其他理由了 。发不了几个钱的课时费,还不是每学期都开课。不过参考了那么多估计这一轮备课备下来都能写篇综述类论文了!

旅游景点ppt西安,西安旅游景点介绍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昨天有多少确诊的,再看看疫情当前形势。然后刷刷抖音,早餐可以省了,几乎不吃,到中午起床,看看今天吃什么,方便面、鲜面条、大米、土豆、红萝卜、白萝卜、馒头、西葫芦、茄子、***、包菜这些主食和菜,想吃啥做啥。吃完饭以后,就去做核酸检测,坚持每天去做,积极配合***防疫。做完核酸,就回家躺着,再继续刷手机,看看电影、电视剧。等晚上饿了,再简单吃点,就继续刷抖音,一天手机充三四次电,手机现在确实费电。刷到晚上12点多,就继续睡觉。

明天继续重复今天的生活如果不是缺钱,这样的生活,我能过一年,无奈,钱包里空空如也,***、房贷都等着还,所以每天都着急的等待,盼望啥时候解封

在家上网,看疫情发展的情况、追剧、和家人聊聊天。

旅游景点ppt西安,西安旅游景点介绍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就是平时难得有那么多时间在家,趁此机会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和家人。

疫情过后大家都变成小胖墩,然后再想办法减肥。

西安一七旬教授坚持手写“最美板书”,比PPT还好看,你怎么看?

对于老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写“最美板书”的教学模式点赞,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但是即使板书比PPT再好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和电子智能化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大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变化。首先,老教授的“最美板书”值得学习和敬重。大学的许多老师,做讲师时忙于评副教授,好不容易熬成了教授,虽然学问是有了,但知识结构却狭窄片面,只有分析而没有联想,只有技术而没有文化,只有实证而没有批判,甚至于有些老师就照本宣读或者纯粹是读PPT,和那些缺乏创新的教授比起来,梁教授提出的“知识在更新,教学对象也在变,每堂课都应该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和期盼。如果高校的老师都能有梁教授的严谨和执着,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逃课不上呢?

旅游景点ppt西安,西安旅游景点介绍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高校教师的教育方式应该与时俱进。我在这里没有否定梁教授的意思,用手写板书固然值得称赞,但是教育电子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国家已经在全国的中小学校推广“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和多媒体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的融合将会使教学和课程更加生动活泼,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也应该逐渐创新以适应信息化的变化。我们应该学习老教授在教学中的课程创新和图文并茂的内容创新,如果再能结合声音和动画的多媒体相融合和互动可能会使教学效果更加精彩纷呈!


我们众所周知,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互联网和多媒体及各种互动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大学的教授们也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不要让花了大量资金购买的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软件互动平台束之高阁!

我们在为梁教授点赞的同时,应该更充分地了解目前的大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大学生,板书确实漂亮,但是现场书写费时费力,为什么不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成动画或图片岂不更好,一个好的教育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好不好,而是学生们互动和参与的表现和积极性好不好,翻转课堂和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趋势,好的传统固然值得提倡,但更应该鼓励教育创新和与时俱进!
喜欢或同意我回答的观点,就点个赞呗!想欣赏更多精彩回答,可以关注我哦!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逆潮流”还是因为老教授的“特技”?

很可能的原因是:稀奇。现在用笔写字的人都很少了,年轻人都用电脑,老一辈当中写字好看的也不够多。

值得佩服。但没必要作为典型去提倡。数学有输入公式的软件,物理也会有。将来会有专门的培训出现的。整体角度看,还是看效率的。

值得学习的是老教授的认真负责。现在一些老师就是ppt都懒得费心做,好多年都不换一换。

板书和PPT比较,最重要的区别是板书比较慢,可以配合老师的思路自然展开,有一种思维的现场感,PPT可以做到信息浓度比较大,相同时间里可以把很多知识点都串一遍。现在,随着电教设备的普及,已经很少有人用纯板书讲课了。

传统上数学和物理是非常推崇板书的,甚至有“黑板意味着物理学家”的说法。这个故事出自弦论***苏士侃(Leonard Susskind),说苏士侃年轻的时候找到了一份教职,去纽约的Yeshiva大学教物理,这个大学没有集中的校区,苏士侃在某个角落里找到Yeshiva大学的物理系后,发现那里只有一个老头子,书架上落满了灰,这样的场景让苏士侃的心都凉了,更糟糕的是这个老头子告诉苏士侃说他就是这个物理系的系主任,并且这个系只有他一个教员,他并不知道系里又来了新同事。

绝望的苏士侃离开了物理系在街上碰到一个人,这个人提示他说还有一个研究生院的物理系,他应该去那里看看。于是苏士侃又找到了研究生院所在的楼,那个楼曾经是一家举办犹太婚宴的店,看起来也很不学术,地毯早已破旧,楼道里没有书香,还弥漫着食物的气味。

正当苏士侃要崩溃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块小小的黑板,正是这块黑板让苏士侃松了一口气,因为“黑板意味着物理学家”,果然在这块黑板的旁边苏士侃发现了狄拉克,阿哈朗诺夫,彭罗斯,芬克尔斯特等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个故事很感人,同时他也告诉我们如果你上的物理或数学课,老师没有用黑板,你很可能是上了一门***物理或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