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户县为什么被称为画乡?
户县被誉为画乡,诗词之乡,楹联之乡,围棋之乡。充分说明了户县的文化底蕴。户县在***时期,一大批农人开始学习画画,著名的画家刘志德,李凤兰,张林为代表的一代农民画家。后来又涌现了不少农民画家。户县农民画,以农村生活为蓝本,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画风纯朴,憨态实足。深受大家的喜爱。曾经户县农民画在日本,加拿大等多国展出。如今户县农民画展仍然保存了很多农民画家作品。现在东韩村依然活跃着许多画家,包括剪纸艺人等。如果有机会,欢迎来户县,参观农民画展。谢谢关注!如要了解更多户县文化,可以关注我哦,为你免费导游!
西安市户县,上世纪一九八八年被***院文化部授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户县不但在全国是妇孺皆知的农民画之乡,而且在全世界影响广泛。其所以被称为农民画乡,其原因有三点。一,起步时间早。上世纪的一九五七年十月,户县文化馆专业美术干部丁济棠受领导委托在户县钟楼举办了全县第一期美术创作培训班,当时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有单春荣,林龙,党福寿等三十多人,为期三个月,后来一九五八年在甘峪水库工地又举办了第二期。从此,一个群众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便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发展开来。二,参与人员广泛。户县农民画作者中,既有八十余岁的耄耋老人董正谊,闫玉珍等,也有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如马亚莉,王风芹等既有农民,学生,教师,亦有乡镇领导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村不有,无乡不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美术创作队伍从剛开始的几十人,截止一九八四年已发展到2124人。从田间到地头,从院落到炕头,墙壁,街道,厂矿,学校无处不有。整个户县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是农民画,在配合当时的各项运动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县里还专门筹建起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以供省内外,国内外的来宾,友人交流参覌学习。三,农民画创作成绩斐然。截止1984年,据户县农民画协会不完全统计:一,二十多年来全县共举办美术培训班330多期,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一千四百多件,农民画作品在全国二十个省市展出。其中有八十件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一千一百多件被外宾收购,在国外出版画册二十余种,并在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展出。
二,几十年来,来户县参观的国内观众达四十万人次,来自国外八十多个国家的外宾有一万四千三百人次。全县农民画作者二千一百二十四人中有全国美协会员三人,省美协会员五十八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二人,全国政协委员一人。农民画领军人物刘志德,李凤兰不但出访国外,而且一九九零年还被***院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李凤兰还曾担任全国四届,五届人大常委,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户县农民画史略)
西安一七旬教授坚持手写“最美板书”,比PPT还好看,你怎么看?
对于老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写“最美板书”的教学模式点赞,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但是即使板书比PPT再好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和电子智能化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大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变化。首先,老教授的“最美板书”值得学习和敬重。大学的许多老师,做讲师时忙于评副教授,好不容易熬成了教授,虽然学问是有了,但知识结构却狭窄片面,只有分析而没有联想,只有技术而没有文化,只有实证而没有批判,甚至于有些老师就照本宣读或者纯粹是读PPT,和那些缺乏创新的教授比起来,梁教授提出的“知识在更新,教学对象也在变,每堂课都应该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和期盼。如果高校的老师都能有梁教授的严谨和执着,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逃课不上呢?
其次,高校教师的教育方式应该与时俱进。我在这里没有否定梁教授的意思,用手写板书固然值得称赞,但是教育电子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国家已经在全国的中小学校推广“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和多媒体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的融合将会使教学和课程更加生动活泼,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也应该逐渐创新以适应信息化的变化。我们应该学习老教授在教学中的课程创新和图文并茂的内容创新,如果再能结合声音和动画的多媒体相融合和互动可能会使教学效果更加精彩纷呈!
我们众所周知,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互联网和多媒体及各种互动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大学的教授们也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不要让花了大量资金购买的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软件互动平台束之高阁!
我们在为梁教授点赞的同时,应该更充分地了解目前的大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大学生,板书确实漂亮,但是现场书写费时费力,为什么不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成动画或图片岂不更好,一个好的教育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好不好,而是学生们互动和参与的表现和积极性好不好,翻转课堂和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趋势,好的传统固然值得提倡,但更应该鼓励教育创新和与时俱进!喜欢或同意我回答的观点,就点个赞呗!想欣赏更多精彩回答,可以关注我哦!
老王语录:梁教授的课程需要秒杀。抢都抢不到,根本不用担心逃课!
该老师是西安电子科大74岁的梁昌洪教授,因为板书生动有趣,严谨而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被称为:比ppt还好看的板书!梁教授还自制贺卡送给师生。
梁教授的板书:排版整齐,配色还很好看。可以看出老先生确实是用心,讲的不在多在精。有这样的老师何愁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能碰到一个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啊!
大学生学业问题,在于日常思想引导、学风建设,关键还在于课堂老师怎么做。
现在这样的老师很少了,大多都在读PPT,还翻页翻得老快,纯粹抄笔记一样,到底是做笔记呢还是听你讲课?PPT还和课本不一致。可能这就是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了。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梁教授的“最美板书”,也是其工匠精神的真实流露。
"很多人批评大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我觉得这个在于老师怎么做。"
不要说梁教授的学生,只凭这一句话,我就被梁教授成功圈粉。
认真的授课,漂亮的板书,工整的笔记,用心的贺卡,无不体现出一位师者的职业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梁教授这样的人才能当得起“老师”两个大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个人认为,梁教授坚持用板书上课,并不是简单的逆潮流,更不是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逆潮流”还是因为老教授的“特技”?
很可能的原因是:稀奇。现在用笔写字的人都很少了,年轻人都用电脑,老一辈当中写字好看的也不够多。
值得佩服。但没必要作为典型去提倡。数学有输入公式的软件,物理也会有。将来会有专门的培训出现的。整体角度看,还是看效率的。
值得学习的是老教授的认真负责。现在一些老师就是ppt都懒得费心做,好多年都不换一换。
首先为这位七旬老教授的板书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点赞。
看到久违的粉笔板书尤感亲切。作为一名85后,我们自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课堂上,见到最多的就是老师们的粉笔字板书,那些粉笔字或工整或飞扬无不像知识的小精灵一个个飞到我们的头脑中,化做长久的记忆。
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到教学手段上也使得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元化,ppt教学早已经应用到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无可否认,借助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形式更丰富多彩,单从板书上看,更加直观、工整。
但是,ppt虽整齐工整了,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是:1.精选内容,突出重点。需要注意的是,“精”并不是“简”,《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中明确指出板书设计要求紧扣教材,内容要精选关键词,要全面展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而“精”并不代表越简单越好,有些ppt板书做得很简单,但是并不精要,有些甚至连精要都达不到,完全是教育工作者大篇幅的粘贴搬运。这就有违板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和讲授内容而定的原则。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们看西安这位七旬老教授的板书可以很清楚找到层次。而很多ppt课件却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3.形式灵活,布局合理。ppt课件能做到的只是狭义范围的形式灵活,课堂教育是变化无常的,很难根据当时当堂课的变化来变化。而粉笔板书却可以随机应变。
4.把握时机,适时板书。这一点ppt课件更难做到。
其实,现在教育中,我们需要高科技技术的***,但是最原始最原初的粉笔板书却也不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就像电子书永远不会完全替代纸质书一样,粉笔板书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颂扬教师的精神像蜡烛、像粉笔,牺牲自身,帮助教育一代一代的孩子成为国家栋梁。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