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书画同源”?
书画共同的起源应该是劳动。由于劳动需要记事出现了原始的象形涂鸦,从此分别向写字与绘画两个方向发展成今天的书画。书画同源也表现在具有相同的工具与材料,及随着人类进步书画工具与材料也在共同的不断进步变化之中。书画同源还可从发展性上看,画应该是书的母亲,书是画的升华或抽象化。书画从共同的源头出发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今后仍然要发展变化的。当今有些书画老朽们坚持书画复古的想法,比如固守繁体书法而拒绝简体书法的愚蠢习气,是与书画发展的大方向相背的。
书画同源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理念,对于西方并不适用。中国文字起源于在石壁、龟甲等材质上的刻画,最早的文字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简笔画,反映一个具体的场景,可以说字起源于画,当然这里的画是表现手法,还没有进化到独立的艺术形态。真正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应该是纸张发明以后的事情。书画同源,这个源就是中国的类象思维方式和以气韵为美的审美传统。书法作品和中国画的审美观是一样的,都强调神韵,不求形似求神似,不求局部之工整精妙,而追求整体之错落有致。
我认为“书画同源”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汉字是象形文字,最早的汉字就是一个个简化的图画。
二、书法是笔墨和线条艺术,而绘画也是笔墨和线条艺术。
三、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源泉都是生活。这个源泉包括书法家和画家对生活的体验,书法和绘画创作的动力都是来自书画家的内心情感。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很深刻的问题。
“書”是“聿”(用手握笔)在“曰”(说),“畫”是“聿”(用手握笔)在“田”(示)。
第一都是表现自然的事物。
第二都是表现自己的情怀。
第三都是表现真,善,美,教化人心,引导人生。
所谓“外师造画,内得心源”,中国文化是心源文化,讲感悟,讲感觉,轻分析(这需要向西方学习)。
书法又称“心画”,中国画又是书法用笔,其实中国书画是一回事,很哲学,很形而上,很抽象,某种意义上很现代,超时空。
所以很多人看不懂中国书画(包括很多中国人),大家都知道好,说实话都是硬着头皮看而已(草书,大写意),跟看毕加索,梵高的画一样,大家都一样,怎么办呢?!作品肯定没问题,那就是自己需要提升,那多看就可以了,看多了就有感觉了,当然,一定要看***级作品。[耶]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与画,同质而异体也。
下面是最早的"书画同源"说的文字记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甚至于写中国字和画中国画,在用笔的方法上,简直如出一辙。
中国人写字与绘画的“文房四宝”完全一样,文人又常在舞文弄墨之余作画,自然把书法的用笔带入画中。
正因为绘画和写字都用同样的工具,并且都是以线条为主,故有“书画同源”之说。
汉字最早是由谁造的?
有人说是仓颉造字。不过仓颉造字只是一个古老传说,其真实可信性并不高。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从考古角度进行的人文推衍来看,文字起源于原始的图画。古老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就是文字根源。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虽然这些出土文物的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但也足以证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其出土物品上,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被认为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之后,又在其他遗址出图陶器上发现的有规律的整齐图形刻划,便是早期的图形文字。也就是说,早期的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
经碳14物理测定,多类带有文字信息的出土文物,年代都在距今7000多年前到距今6000多年前。而仓颉,据传是黄帝时期的人,而黄帝那个时期,距今才2700~2800年。
也就是说,文字的出现比仓颉早了3000~4000年,仓颉造字?从时间上来说他也不配呀。
那个时候的人类,还是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并没有“字”的概念,但其刻划线条、图形已具备了文字的意义——交流。
据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记载,汉字是由仓颉所造。
仓颉,旧传为轩辕皇帝的史官。生而神圣,有四只眼睛,因观鸟迹虫动,始制文字。(所以现代人把别人的字写的不好时,常常会说:看你那字写的跟鳌爬的似的…)。
自仓颉造字以后,代替了原来的结绳记事。字成,天雨粟,鬼夜哭。
有字书,名《仓颉篇》。秦朝时为了统一和简化文字,改用小篆写了三本字书。分别为:李斯作的《仓颉篇》,赵高作的《爰历篇》,胡毋敬作的《博学篇》。以上三本,均作为儿童识字的课本。
至西汉时,将此三篇合为一本,改为隶书,统称《仓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