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
传说,汉字是由苍颉创造的。
在轩辕黄帝统计时期,是没有汉字的,开始用绳子打结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计数,通过上面打结的多少来判定数量,后来但是因为打结和解开比较麻烦,所以慢慢的用寄贝壳的方式来计数,这种方式比之前的婶子打结要方便的多。
在一次***中,走到岔路的时候一群人起了争执,有人说要往东,东边有鹿,有人说要往西,西边有老虎。
苍颉就问他们各自坚持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说是通过地面动物留下的脚印来辨认的。
这启发了苍颉,动物不同的脚印可以分辨动物,那么我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事物。
于是便有了早起的象形字。
皇帝了解到这个方法,赞赏有加,在各个部落流传,慢慢演化,形成了初步的文字。
后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不同的地区之间文字不尽相同的。
到了秦始皇大统一,废除各国的文字,统一用一种形式。
就这样慢慢的演变,完善,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字。
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人创造和发明的。它是经过时间的发展,古代人,劳动人民的共同智慧加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大文学家到共同努力一起完成的。
在古时候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黄帝命令仓颉观鸟兽之迹创造了汉字。像商朝的甲骨文,汉朝的许慎《说文解字》,秦朝的李斯,南北朝的王羲之,还有康熙皇帝《康熙字典》等等。他们都为文字的发明和发展创造了很多的贡献。有的人发明了一个字,或者是几个字对汉字的丰富同样不小的贡献。比如,武则天发明了“曌”,蔡元培先生发明了“她”。
这里分享,六种汉字,基本造字法,这是红雨曾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里写的,所以现在引用过来供大家参考。
象形:比如日 月 水 火 山 ,我们都知道日就是一个圆一个点 ,月是一个月牙一个点,这样的图画文字为象形。
指事:许慎《说文解字·序》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就是在说“上”字我们用一横上面加一个点,意思是上面。这样看看就能明白了字的意思,就是指事。
会意: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比如“鸣”,由“口”和“鸟”组成表示鸟叫。
形声: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比如“蜘蛛”“虫”表示它是虫子,“知”和“朱”是读音。
***借:《说文解字》中有“***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早”用“蚤”。“燃”用“然”后来才有了这些新字,阅读古籍常出现通***字并不一定都是写错了,很多就是***借字。
转注:《说文解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白了就是做注释,就是“互训”,互相解释,考就是老,老就是考,颠和顶,颠,顶也。顶,颠也。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记住字。现在除古文外基本不用转注这一形式。
文/红雨说历史
谢邀!传说中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不过我国汉字是象形文字,再通过不断的改变和简化,慢慢的演变而来,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仓颉造字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汉字起源的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古人普遍相信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这在各类古书中都有记载。 二:汉字是上古时代的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三: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巫史之手,最初是用来与鬼神沟通的工具,这是近年学者受其他古文明文字研究影响而产生的新观点。
《说文解字序》:“ 黄帝之史仓頡 ,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根据记载,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了鸟兽蹄爪的痕迹,以此来造出了文字。 此外《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也有记载。 《吕氏春秋》: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 《淮南子》: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创造一个新鲜事物出来,必然有它内在的迫切需求,商人要占卜,刻甲骨,周人要铸鼎,写金文,始皇要统一文字,李斯作小篆。***要大量使用文字,图简洁,就先用隶书,后又发展了草书,直到楷书行书,基本上适应了人们的需要,就不再发明创造文字了。汉字的字源也离不开这种内在需求,上古之人,没有流芳百世的想法,只需要生活中简单的数字刻画就行,所以数字是最先被发明的文字,我们看看上古时期的彩陶,无论是人物还是几何图形都画的很规整,可以说什么意思已经很强了,可完整的文字却怎么没有出现呢?使人们在简单的交流当中根本不需要文字,需求文字的愿望不怎么强烈。所以系统文字迟迟没有出现,直到黄帝统一各部落时,各种事情变得复杂了,管理越来越混乱,文字的需求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圣人仓颉根据前人(巫人,陶工)的一些简单笔画,以及图腾,再结合鸟兽迹,总结发明创造了系统文字,后人则根据需要,沿着圣人的思路,不停地添加文字,到了商代,文字已经洋洋大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