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舒同等都提出要为西安火车站题写站名,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吴三大?
吴三大先生的字值钱了
长安憨人吴三大先生,都去世快一年了,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西安的地标,大家更愿意由本地人题写。看着三学街的碑林墨宝,想着书院门的民间艺人,西安必须有本地书法家撑门面。
现在的字在地图,火车站,甚至老谋子的片名都频繁出现,突出的特点就是耐看,怎么放大都不影响美观。以火车站“西安”儿子为例,远远看,或者缩小看,还真像“面皮” 但放大就完全不一样了。
书法家有个很混账的规矩,人死字值钱,我们还想多看看先生的字,最好在新火车站建成后,还能远远看见“面皮”。
关于启功、舒同等要给西安火车站题写站名的是,我没听说过,不敢妄加评论。
陕西西安,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不可谓不厚重,但当代,虽然也产生过中国书协副***钟明善,陕西书法整体水平却并不高,包括吴三大、雷珍民、钟明善等陕西书法界大佬,其水平得不到陕西以外的书界的认可。
但陕西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娱自乐,玩得不亦乐乎。比如吴三大,在外省书法人看来就是老干部书法,但在陕西市场却很好,几万元一张还很抢手。
再比如雷珍民,书法的路数和吴三大差不多,但竟能坐稳陕西书协***宝座,并多次担任全国重要书法展览的评委,唉,不说了。
而诸如贾平凹、陈忠实等作家书法,尤其是贾平凹的书法价格,数年前牌匾就是一字四万,这更是令当今很多书法名家汗颜。
更好玩的是,上一届陕西书法家协会改选,让一位***官员当***不说,竟闹出设六十多位副***的笑话。古都果然“官文化”底蕴深厚。
在人们印象中,陕西人是很纯朴的,纯朴到你不会怀疑他有坏心思。正因为此,曾经主政中国书协、叱咤书坛的L,某次去西安就着了陕西人的道。
江湖传言,L曾得罪过陕西书坛某大佬Z。L到了西安,Z不好出面,于是安排人好菜好酒接待,然后安排一美女进了房间,然后又给公安去了个电话。哈哈,局做成了,L在书协呆不下去了,在书坛也臭名远扬了。陕西人做局也实在,一定要做成“死局”,无解。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启功、舒同等都提出要为西安火车站题写站名,”这种说法是否有据,笔者不太清楚,也不能苟同,并不足信。但既然题主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姑且认为此种说法成立,就“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吴三大?”谈谈个人看法。
火车站题写站名,应属于牌匾的一种。
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绘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
一、地域文化
关中大地,八百里秦川,气势恢宏;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关中汉子淳厚质朴。
相对地域来讲,启功的字太瘦,相比太过单薄;舒同的字太柔,气势不够。在这方面,吴三大的字,显然要比前二者更适合。
二、场所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是城市名片,是交通枢纽,是一个城市的门户。因此,在建筑风格上,就要充分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特点。西安火车站的建筑风格,正是融入了秦汉大唐的诸多元素,体现了正大古朴的汉唐气质。因此,为西安火车站题写站名,也应体现这种风格与气质,审美上也应协调统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启功先生的字气势显然不够;舒同先生的字又太过阴柔,更不相符协调。而土生土长骨子里带着关中汉子气质的吴三大先生的字,显然更胜一筹。
西安有什么著名的建筑物?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陕西师范大学标志性建筑?
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当属老图书馆。进入位于西安***安路最南端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你会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校主要***取的建筑样式还有景色都包含着浓浓的古典韵味,而且还***用了园林的别样设计方法。
老图书馆是一座民国风格的建筑,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它静静矗立在校园的一角,这一站就是六十余载。灰瓦红窗,绿树繁花,充溢着书香和艺术之美的气息,这样的百年老校,看的不但是美景,还有它散落四处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