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三部分人文地理特征?
- 《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这是为什么,还有补充的吗?
- 人文地理西安古城的主要特色?
- 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哪里的饮食文化最能代表陕西?
- 陕西南北人文差异?
陕西三部分人文地理特征?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区。
北部是黄土高原区,海拔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中部是关中平原区,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区,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在陕西境内有许多著名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这是为什么,还有补充的吗?
陕西西安人称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作家队伍壮大。《白鹿原》、《废都》、《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作品背景地都是陕西,是因为三部***的作者都是陕西人,他们熟知身边的人和事,所以以陕西为背景题材的***就多些。
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三部作品的作者都是陕西人。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是西安城边上的灞桥区人,自幼生活在关中,对关中一带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所以他的作品都是关中风味的,里面的风土人情,民情民俗都是关中一代的,有着深厚的关中文化底蕴。为了写作《白鹿原》,***实曾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查阅资料,阅读县志,所以才成功创作了具有浓郁关中地域风格的《白鹿原》。贾平凹是商洛地区的人,他早期的作品处处透露着商州风情。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安城工作,在西安城生活了二十年后,他才写了第一部以西安城为背景的城市题材***《废都》。路遥是陕北人,陕北在过去是最陕西最穷困贫苦的地区,路遥从小在农村生活,所以他的作品都是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民和农村青年与苦难抗争,努力摆脱贫困,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为主题的。路遥描写的农村生活,都是七八十年代陕北农村真实的生活图景。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离不开他的生活和成长的背景。因为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离开了这个源泉,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所以这三部作品,都是以陕西为生活背景,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以陕西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还有柳青的《创业史》,因为柳青也是陕西人,出生于陕西吴堡县,后挂职长安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长期生活达14年之久,创作出了著名的长篇***《创业史》上卷,后因柳青在***中遭受迫害,不幸早逝,《创业史》下部没有完成,成为一个遗憾。
另外比较有影响的以陕西为背景的长篇***,还有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高建群是陕西重要作家之一,曾在陕北挂职,在他挂职期间创作出了长篇***《最后一个匈奴》,当年曾和***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等同时出版,被称为“陕军东征”,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回答不知能否满意,愿与你多多交流。
因为这三部***的作者都是陕西三个不同地域的文学爱好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以浓重的笔墨写出了三个地方的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改革政治制度的实际反映,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作家在当时写的***中的情节使广大读者深铃其境,看到了生活的光明,国家的前途,所以当时文化界称为这三部***为陕軍东征。
路遥,贾平凹,***实三位先生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影响不仅是现代的,更是将来的。三位先生的多部作品皆以三秦大地为根,饱含深厚的中国文化,给人深沉的长叹一口气的壮美感。正是博大久远的家国情怀,才使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生于斯,长于斯,这块生养作家的广袤的大地铸就了先生们高贵的品格,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个细节,一个思考,都是文化的折射。深受根的影响,对家对国对这里的人们与生俱来的感情烙在作品中是不难理解的。同样,一个作家面对不熟悉的人和事,就很难产生心灵上的碰撞,没有火花的作品自然不能和读者共鸣。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陕西作家扎根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了很深,尤期是农村的生活对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创作当然要写一些身边熟悉的题材。但是,作品的社会效应影响覆盖全国。
人文地理西安古城的主要特色?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全市下辖10区3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8年上半年常住人口905.68万,其中城镇人口712.93万。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丰镐都城、秦咸阳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985或211工程类大学。
西安古城印象最深的也就是钟楼和古城墙。西安名胜古迹到处都是。旅游方面的是兵马俑,吃的是羊肉泡馍。裤带面。油泼面,臊子面,秦镇的凉皮、 岐山县的擀面皮、 肉夹馍。乾县的豆腐脑。油泼辣子,锅盔馍。
由于餐饮文化深厚的原因、普通人家的饭菜你都能吃出说头来。家里来客了、 把面擀成纸,切成线、 加上多样的时令菜。加上调料端上来,香气扑鼻。一看,口水就流下来。二看、就揣碗就抢吃了、连口汤都不会剩下。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大西北的重镇,古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第一座被叫做京的城市,拥有着数千年不曾间断的繁华。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大西北的重镇,古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第一座被叫做京的城市,拥有着数千年不曾间断的繁华。
它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由于它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西安在历朝历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最为辉煌的就是,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印记,人们称它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1、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狭义指西安明城墙。
2、美食:西安的美食有羊肉泡馍、裤带面、油泼面、臊子面、秦镇凉皮、岐山擀面皮、肉夹馍等。
3、钟楼: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
4、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_a***_]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5、剪纸:陕西西安民间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镂空艺术,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哪里的饮食文化最能代表陕西?
陕西统称秦,陕西也称为三秦大地。三秦就是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总称。陕西的人文地理环境很特别。全省分了三大块,它涉猎了我国的南北区块。陕北文化是北方气息,关中文化是中原气息,陕南文化是巴蜀气息。气候方面。陕北是风,沙,旱,为主,十年九旱,冬季很寒冷。关中则干旱少雨,春秋冬季风刮不停,很寒冷,以旱地为主。陕南得益于秦岭和巴山的屏障,加上汉江自西向东的气候调控,使素有小江南美称的陕南,更加绿植青青,蓝天白云。陕南冬无寒冬,夏无酷暑,是三秦大地的亮丽奇观。从陕西的南部到陕北的北部,南北温度相差15度。
由于陕西的特殊地理环境,三秦各地生活习俗也有很大区别。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十年九旱风沙大。 畜牧业养羊为主。主要生产小米、高粱和玉米。饮食方面,洋芋擦擦,小米捞饭,羊肉面等比较单调。关中平原,属内陆性气候,少雨干旱,气候干燥,域内以旱地为主。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玉米。主食以面食为主。关中的面食文化很发达。如油泼面,裤带面,扯面,锅盔,石头馍,时晨包子,肉夹馍,饸铬面,羊肉泡,葫芦头,水盆羊肉。凡是与面有关的食品,都有层出不穷的花样。陕南则和关中陕北有很大区别,主要产大米、小麦。它和四川相邻,人们的说话、生活习俗和四川相似。从陕南人的口味上来说,和三秦大地的口味也有很大区别。陕北和关中,继承了我国的北咸南甜,东酸西辣的特点,它是以咸为主但也吃辣椒。陕南以麻辣为主,和四川饮食文化相近。
从全省地理位置和人口占比来看,陕北和关中饮食文化代表了陕西的饮食文化,这是不用质疑的。因为陕南占地面积和人口数只是全省的1/3。只能是关键的少数。
陕南商洛早上吃大水煎包,喝粥吃小菜,安康早上蒸面,宝鸡豆花泡馍,汉中热米皮等等,而且少数民族菜系也有很多,各个地方面食还是具多!
陕西能代表的也只有面食,饮食文化中面食算一种,最突出的饮食文化!
陕西菜又称秦菜,以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为其代表。陕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烹饪发展可以上溯至仰韶文化时期。虽然八大菜系中没陕西菜的名字,但其实秦菜是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 那么陕西菜和陕西面食可以作为一种陕西饮食文化的代表!
陕西就是这三个部分组成的,你问那里能代表?那里都代表不了,都是陕西的一部分,这三个地区,虽然都是陕西,但每个地区饮食习惯基本上完全不同,尤其陕南,更偏向四川的饮食。
陕西南北人文差异?
陕西南北人文化的差异比较大其中比较大的就是语言与饮食
对于生活在陕西的人来说,其实一般把陕西分为三部分——陕南、关中和陕北。地理分界线基本就是关中北部的北山山脉和关中南部的秦岭山脉。古都西安就在关中,可见,关中在整个陕西是地理位置最优越、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陕西一共有10个设区市,陕北两个——榆林和延安。关中5个——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陕南3个——汉中、商洛和安康。
其实,咱们中国这么大,任何一个省,东西南北之间的差异都是蛮大的。陕西也是如此,而且可能体现得更明显一些,陕北、陕南、关中除了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陕西省这个共同点之外,其他方面好像真的都扯不到一块。
首先,从地形上来说:陕北,众所周知是黄土高坡,尤其是榆林,接壤内蒙,有一部分是草原沙漠地带。关中,是被一圈山环绕起来的大盆地,和成都很神似,盆地面积大,所以又有“平原”之称。陕南,是一个山的王国,秦巴山脉和汉江构成了陕南主要的地形布局。
其次,从语言上来说:陕北话大家都很熟悉吧,鼻音很重。关中话参考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陕南话,有点像南方方言的融合,融合了重庆、湖北、四川三地的口音,自成一格。其中,商洛市区的人因为离西安比较近,口音接近关中话。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换星移几度秋,多少载沧海桑田、古今兴废、历史积淀,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水土文化”。各地不同的文化,也滋养出人们不同的禀性。听语音,南方腔调声息柔细,而北方就显得有些嗓门高亢;论性格,南方多细腻、内敛、婉约;北方偏粗犷、直率、豪放。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北方也有“婉转者”,南方也见“率直人”。
这种差异体现在文化上则更为明显。比如民歌,以情歌偏多,唱腔及内容在南北方大相径庭。
陕北地广人稀,***富集。那里有高原,有厚土,有深壑,也有七拐八绕的河。这些年,治沙整土,治沟淤地,蒹葭萋萋,少了风沙,新绿广邈,也能看到鲜花盛开。这里的人说起话来声大简洁,唱出歌来或刚或柔,气势浑厚,歌词或直白或婉约,词曲搭配,听了撩人心弦、催人动情。
陕南风情绮丽,山青水秀地绿,气候温润宜人,自然景色让人欣羡,长年少见风尘,生活悠闲安逸,怡心养人。人们说起话来多是柔声细语,有“拉长音”“上扬音”,好像唱歌。
关中处于秦岭与黄土高原之间,“八百里秦川一马平川”,自不当说。十三朝代以古长安为中心,大小都城绵延密集于一带,这里曾上演过许多喜怒哀乐的历史活剧。大秦大汉大唐文字文物遗存无不彰显出精彩篇章,惊世震俗。同时也养育了关中人“生冷硬倔”的性格,说起话来有“高度”,掷地有声,似乎是被千年帝王都城的“烟火”所熏陶出来的,多少“沾染”了一些“帝都之气”。千百年岁月更迭,在城墙根生长且一代代传承着,好像不一样就是不一样。